發(fā)布時間: 2024-03-29 09:24 【字體:

自然資源

地理情況

氣候情況

水利資源 湖南省河流眾多,河網(wǎng)密布,水系發(fā)達,5km以上的河流有5341條。全省水系以洞庭湖為中心,湘、資、沅、澧四水為骨架,主要屬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,約占全省總面積96.7%,其余屬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贛江水系及直入長江的小水系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450毫米,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89億立方米,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682億立方米,地下水資源量為391.5億立方米(地下水非重復(fù)量為7億立方米)。水資源總量為全國第六位,人均占有量為2500立方米,略高于全國水平,具有一定的水資源優(yōu)勢。但由于時空分布不均,“水多、水少、水臟”的三個問題,仍然是全省經(jīng)濟和社會發(fā)展的制約因素之一。 土地資源 湖南省耕地面積414.88萬公頃,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3.1%;林地面積1263.73萬公頃,約占全國林地總面積的4.46%;牧草地面積47.48萬公頃,約占全國牧草地總面積的0.22%。土地資源總量豐富,類型齊全,這為湖南因地制宜地發(fā)展農(nóng)業(yè)、林業(yè)、牧業(yè)、漁業(yè)等生產(chǎn),提供了有利條件。 礦產(chǎn)資源 湖南是著名的“有色金屬之鄉(xiāng)”和“非金屬礦之鄉(xiāng)”。2023年,全省已發(fā)現(xiàn)礦種157種,探明資源儲量礦種124種。其中,能源礦產(chǎn)7種,金屬礦產(chǎn)39種,非金屬礦產(chǎn)76種,水氣礦產(chǎn)2種。財政出資實施地質(zhì)勘查項目(含續(xù)作項目)21個(只含...

查看全部

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,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,故稱湖南;湘江貫穿省境南北,故簡稱湘。地處東經(jīng)108°47′~114°15′,北緯24°38′~30°08′,東以幕阜、武功諸山系與江西交界;西以云貴高原東緣連貴州;西北以武陵山脈毗鄰重慶;南枕南嶺與廣東、廣西相鄰,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。省界極端位置,東為桂東縣黃連坪,西至新晃侗族自治縣韭菜塘,南起江華瑤族自治縣姑婆山,北達石門縣壺瓶山。東西寬667公里,南北長774公里。土地總面積211829平方公里,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.21%,在全國各省市區(qū)中居第10位。其中,平原277.86萬公頃,盆地294.12萬公頃,丘陵地326.22萬公頃,山地1084.72萬公頃,水面135.37萬公頃。共有耕地面積378.76萬公頃。 “三湘四水”是湖南的又一稱謂,“三湘”因湘江流經(jīng)永州時與“瀟水”、流經(jīng)衡陽時與“蒸水”和入洞庭湖時與“沅水”相匯而得名,分別稱“瀟湘”、“蒸湘”和“沅湘”。四水則指湘江、資江、沅江和澧水。   湖南省地質(zhì)構(gòu)造 湖南分屬兩個大地構(gòu)造單元,大致以羅翁綏寧大斷裂向東北經(jīng)安化、寧鄉(xiāng)至長壽永安大斷裂一線為界。其西北為揚子準地臺的一部分,其東南為南華準地臺的一部分。湖南三大巖系(沉積巖、巖漿巖、變質(zhì)巖...

查看全部

湖南位于北緯25°-30°之間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光熱充足,降水豐沛,雨熱同期,氣候條件比較優(yōu)越。湖南年平均氣溫16°C-18°C,冬季寒冷,春季溫暖,夏季炎熱,秋季涼爽,四季變化較為明顯。適宜人居和農(nóng)作物、綠色植物生長。湖南省屬于亞熱帶,而它和世界上同緯度其它一些亞熱帶地區(qū)的干燥荒漠氣候不同,因其處于東亞季風氣候區(qū)的西側(cè),加之地形特點和離海洋較遠,導(dǎo)致湖南氣候為具有大陸性特點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,既有大陸性氣候的光溫豐富特點,又有海洋性氣候的雨水充沛、空氣濕潤特征。湖南氣候的季風特征主要表現(xiàn)在冬夏盛行風向相反,多雨期與夏季風的進退密切相關(guān),雨熱基本同季,降雨量的年際變化大。形成湖南季風氣候特征的原因是湖南位于歐亞大陸的東南部,而該處瀕臨太平洋所致。陸地和海洋的物理性質(zhì)(這里主要指熱容量和反照率)差異較大,使得地球表面熱力狀況不同。冬季海洋是熱源,大陸是冷源,相反,到夏季大陸成為熱源,海洋成為冷源。這種海陸冷熱源分布隨季節(jié)反向轉(zhuǎn)換的特征,導(dǎo)致氣壓場的分布亦隨季節(jié)變化:冬季在嚴寒的亞洲內(nèi)陸形成高氣壓,溫暖的海洋上形成低氣壓;相反,在夏季溫度較高的大陸上形成了低氣壓,而在涼爽的海洋上形成了高氣...

查看全部